促升级、强链条、添动能,浙商银行“智造融通工程”助力浙江制造业“加速跑”
- 61
- 2023-02-27 发布
在浙江铁流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的临平厂区,20多条智能化产线正在开足马力忙生产。该公司以离合器等汽车配件为主业,是浙江一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当前又通过海外并购优质企业等措施,积极切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赛道。浙商银行金融顾问正实地走访企业,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及金融需求,为其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
这一场景,近年来在浙江省诸多制造企业不断上演。
2020年6月,为响应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浙商银行和浙江省经信厅签订“浙江智造融通工程”战略合作协议,计划2020至2022三年向浙江省全省产业链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不低于1000亿元,共同推进浙江省内制造企业智能化改造和产业链融资畅通,助推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
如今,浙商银行正式对外公布其“浙江智造融通工程(2020-2022年)”三年成绩单:服务省内2019家制造企业、提供1335.83亿元授信额度、融资余额超606.50亿元,超额完成“三年金融助力千亿”的政银合作目标,为浙江省制造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注入了持续动能。
促升级,服务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它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浇灌,政企银多方协作也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金融支持并不是“大水漫灌”,最大程度提升金融服务精准度,聚焦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创造性提升金融服务效能才是根本。
自开启“浙江智造融通工程”以来,浙商银行精准把服务聚焦于浙江省产业链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十大标志性产业链和“415”先进制造业集群等标杆项目,以项目建设企业主体和产业链上企业为服务对象,构建起了自上而下常态化的政银合作机制,尽全行之力高效支持实体企业发展。
三年来,该行对浙江省制造业企业强化“三个优先”的全方位支持——优先政策支持、优先资源配置、优先价格倾斜,着力解决浙江省内制造业企业融资难问题,实现了对制造业信贷投放规模、中长期贷款比重、服务质效的“三大提升”。
截至2022年末,浙商银行已为浙江省内超过1.36万户制造业企业提供贷款余额超1050亿元,占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超43%;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超340亿元,较年初增幅近60%。
其中,助推传统产业从“制造”走向“智造”,是浙商银行“智造融通工程”服务的一大特点。
该行从智能制造实施的服务方和实施方两端入手,发挥资金融通、信用中介、衍生服务等职能作用,首创“融资、融物、融服务”的智能制造全流程金融解决方案,并率先将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服务模式应用于浙江省内制造业企业。如为宁波德州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提供“银租联动”金融服务方案,有效解决了设备采购资金痛点,助力企业顺利实施技改项目。
围绕浙江省“千亿技改”、重大制造业项目等制造业产业链标杆示范项目,浙商银行推广运用智能制造全流程金融解决方案,提供融资支持、服务商撮合等转型升级综合服务,助力制造业企业低成本实施智能化改造。截至2022年末,已服务浙江省内超700家智能制造企业,提供融资余额超385亿元。
强链条,助力十大标志性产业链稳链固链
“可以说,此次战略合作瞄准了浙江省重大关键性强链补链项目,主要以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和链上企业为主,就是为了培育浙江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和打造标志性产业链。”据浙商银行公司银行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强链补链”是该行千亿资本投入的主要路径之一,即运用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通过助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复产、助推产业链协同创新,精准服务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围绕增强产业链自主控制力、抗风险能力和发展韧性,浙商银行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持续加大对全省重点产业链的金融保障力度。面向十大标志性产业链主企业及链上中小企业,提供集融资、结算、资金管理等一揽子在线供应链综合金融服务,把金融活水顺着产业链条滴灌到链上企业,惠及产业链上多层市场主体,为链上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为海康威视提供的“分销通”金融服务方案,就是浙商银行一个典型的供应链金融赋能案例。该服务方案可依托过往交易记录为核心企业的下游经销商提供线上融资,可有效打通产业链供应链资金“堵点”,累计服务海康威视下游客户210家,提供融资达26亿,有力支持了企业与数字安防产业链的发展。
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浙商银行服务省内标志性产业链核心企业达215家,延伸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客户近3100户,提供融资余额194亿元,而2022年这些产业的工业增加值高达13351.78亿元,占浙江全省归属企业的60.97%。
分析人士表示,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卡脖子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浙商银行此举对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有积极作用。
添动能,赋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速跑”
陪伴更多小企业成长为“小巨人”,是浙商银行多年来服务的一大使命。在开展“浙江智造融通工程”项目中,该行持续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截至2022年末,已服务省内各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余额超115亿元。
与此同时,浙商银行坚持务实创新,以“专、精、特、新”之新金融,服务“专精特新”企业。
围绕“专”,做到专人研判、专营机构、专业团队服务;围绕“精”,针对初创期企业高不确定性的特点、成长期“缺资源、缺渠道”的困难、成熟期多元化金融需求,提供涵盖授信、投贷联动、撮合投资、并购等在内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多元化需求,做到精准、精细和精心服务;围绕“特”,出台特色化政策支持、配置特殊化资源、建立评价机制;围绕“新”,构建合力赋能的政银合作生态圈、优势互补的专业服务生态圈、同频共振的股权链接生态圈。
创新服务“组合拳”推出后,“助企变强”成效明显。截至2022年末,浙商银行已服务浙江省内各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6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0家,用金融力量助力企业成长,见证它们成为小巨人、拿下单项冠军,成为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关键力量”。
据介绍,今年既是浙商银行与浙江省经信厅合作实施“智造融通工程”三周年的收官之年,也是双方全面战略合作再深化的启航之年。
接下来,浙商银行将与浙江省经信厅再度携手,以“三年金融助力2000亿”为新阶段新目标,围绕“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兴产业培育、产业链提升、制造业数智化改造、“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常态化政银合作机制,深化信息共享、政策协同和服务联动,全力助推浙江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数字变革高地建设。
相关文档
相关热门
- 中原证券:市场分析:汽车电力行业领涨 A股震荡整理 2025-04-08
- 开源证券:中小盘策略专题:2024年或为车路协同落地元年 2025-04-05
- 上海证券:策略(权益&转债)周报:关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加速落地 2025-04-08
- 国信期货:宏观周报:人行新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美联储降息预期再起波澜
- 中银证券:宏观和大类资产配置周报:关注消费和房地产向好的信号
- 开源证券:宏观周报:央行指出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
- 艾瑞咨询:2025年中国数字化赋能实体商业实践白皮书
- 东莞证券:新“国九条”点评:驱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市场有望震荡向上修复 2025-04-15
- 艾瑞咨询:2025年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艾瑞咨询:2024年中国人力资源数字化行业研究报告
- 中国银河:北交所周报:920号段4月22日上线启用,北交所市场准入包容度将提高 2025-04-21
- 东方金诚:2024年3月宏观数据点评:一季度GDP增速超预期,3月宏观数据波动加大
- 艾瑞咨询:2024年中国外贸B2B SaaS行业研究报告
- 东吴证券:碳化硅SiC行业深度:打开AR眼镜新应用场景,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片放量在即
- 营商环境对创业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来自69个国家的经验证据
- 上海证券:策略(权益&转债)周报:关注“安全”资产和“内循环”经济 2025-04-22
- 头豹研究院:花瓣沐浴露:以“花型=功效”为底层逻辑,个性化高端化需求增长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 基于文本分析的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的构建与宏观预测
- 国金证券:流动性“新知”系列:债市的核心矛盾?
- 山西证券:太阳能行业周报:2月光伏利用率为93.4%,产业链价格维持结构性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