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聚合智库 知识共享平台
  • 文档分类
    • 金融/投资/证券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文学/历史/军事/艺术
    • 计算机
    • 研究生考试
    • 汽车/机械/制造
    • 资格/认证考试
    • 医药卫生
    • 电子工程/通信技术
    • 办公文档
    • 人力资源/企业管理
  • 新闻资讯
  • 足迹
    • 购买记录
    您未购买过任何文档~
  •  登录 | 注册
  1. 您所在位置:
  2. 网站首页
  3. 内容分类
  4. 行业资料

全部分类

  • 金融/投资/证券 
  • 学术论文 
  • 行业资料 
  • 生活休闲 
  • 文学/历史/军事/艺术 
  • 计算机 
  • 研究生考试 
  • 汽车/机械/制造 
  • 资格/认证考试 
  • 医药卫生 
  • 电子工程/通信技术 
  • 办公文档 
  • 人力资源/企业管理 
  • 建筑/施工 
  • 高等教育 
  • 中学教育 
  • 幼儿/小学教育 

行业资料

(10w+ 篇文档)
  • 食品饮料
  • 生活用品
  • 家电行业
  • 农作物/农业工程
  • 传媒
  • 水产/渔业/畜牧
  • 林业/园艺
  • 化学工业
  • 文化创意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交通运输
  • 航空/航天
  • 零售业
  • 消防安全
  • 旅游娱乐
  • 股票理财知识
  • 法律权益
  • 实验
  • 其他行业
  • 最新上传
  • 自我救济的权利
    3金币 自我救济的权利.pdf
    权利救济是在权利被侵害后对权利的恢复、修复、补偿、赔偿或对侵权的矫正,它是一项实现权利的权利,争取权利的权利。权利救济是自我救济的权利,即权利人或权利主体对其权利的自我判断和自我实现的资格和能力。私力救济、公力救济和自力救济,是自我救济权利的三种外在表现形式。从自我救济权利出发,当代权利救济问题的实质是以自我救济权利为基点整合公力救济和自力救济。塑造合格的权利主体、倡导司法节制观和建构正义的社会结构有助于权利救济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内容提供方:匿名用户 | 2022-12-25 发布 | 1.15MB | 12 页
  • 职权探知主义转向辩论主义的思考
    3金币 职权探知主义转向辩论主义的思考.pdf
    我国民事诉讼法长期奉行职权探知主义。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推进,通过司法解释初步确立了辩论主义。但是我国当前民事诉讼中的辩论主义存在诸多缺陷。克服这些缺陷并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辩论主义,必须建立起辩论主义的理论体系,改变法官职业群体的传统思维,并对现有的有关辩论主义的制度进行修改、补充和重构。...
    内容提供方:匿名用户 | 2022-12-25 发布 | 557.4KB | 12 页
  • 辩论主义的根据
    3金币 辩论主义的根据.pdf
    对辩论主义的根据,理论上存在本质说、手段说、防止意外打击说、程序保障说、多元说、法探索主体说、信赖真实协同确定说等观点,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实行辩论主义的必要性。由于现代民事诉讼法的价值理念包括实体价值和程序价值两个方面,并且民事诉讼在客观上乃民事诉讼法和民事实体法共同作用的“场”,因而辩论主义的确立和贯彻,有其实体根据和程序根据,是以此为基础的多元根据的必然要求。...
    内容提供方:匿名用户 | 2022-12-25 发布 | 929.67KB | 11 页
  • 善意取得制度的缺陷及其补正——无权处分人与善意受让人间法律关系之协调
    3金币 善意取得制度的缺陷及其补正——无权处分人与善意受让人间法律关系之协调.pdf
    善意取得制度为权利的非逻辑性变动提供正当性依据,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无权处分情形下的权利瑕疵,而对标的物的质量瑕疵及迟延交付等问题则无暇顾及,不足以提供充分的救济调节交易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这构成善意取得制度的明显缺陷。而无权处分人和善意受让人之间存在的有效债权契约为补救上述缺陷提供了基础,违约责任的承担就成为恰当的手段。如此,善意取得制度的缺陷即在该制度之外找到彻底解决的途径。而由于这一契约的特殊性,违约责任也表现出自己的特色。...
    内容提供方:匿名用户 | 2022-12-25 发布 | 605.64KB | 14 页
  • 错误的生命之诉的法律适用
    3金币 错误的生命之诉的法律适用.pdf
    错误的生命之诉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诉讼。目前,法国、美国五个州的最高法院准许了原告就此提起的财产损害赔偿请求,而英国、美国19个州的最高法院、加拿大的两个省、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均驳回了原告的损害赔偿请求。但实际上,全部或部分驳回原告方诉讼请求所持的理由并不成立,原告的确受到了侵害,受侵害的客体是拥有充分知情的父母的利益。...
    内容提供方:匿名用户 | 2022-12-25 发布 | 558.52KB | 11 页
  • 抵押物转让中的利益衡量与制度设计
    3金币 抵押物转让中的利益衡量与制度设计.pdf
    抵押人在抵押期间不丧失对抵押物的处分权,可以自由转让抵押物。但抵押物的转让需要顾及到抵押权人利益的保障,传统立法通过赋予抵押权人追及效力来实现于此。但这可能会损害受让人的利益,导致利益和风险分配的不平衡。抵押物转让制度的设计应当充分权衡抵押人、抵押权人以及受让人三者的利益冲突,并结合物尽其用这一物权法基本价值目标,做出妥善安排。由于抵押权是价值权,以价金物上代位为主导、追及效力为补充的抵押物转让制度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内容提供方:匿名用户 | 2022-12-25 发布 | 1.07MB | 12 页
  • 科学发展观与法制建设研讨会综述
    1金币 科学发展观与法制建设研讨会综述.pdf
    ...
    内容提供方:匿名用户 | 2022-12-25 发布 | 611.52KB | 9 页
  • 日据时期台湾法制的殖民属性
    3金币 日据时期台湾法制的殖民属性.pdf
    日据时期台湾法制的突出特点是它的殖民属性。这一属性表现为暴力镇压或军事掠夺、民族(种族)差别或歧视、强行民族同化或文化灭种以及保障经济掠夺或榨取等四个方面。日本在台的殖民法制表现出比其他殖民国家更为严重的残酷性、奴役性和掠夺性,在世界殖民史上是十分突出的。...
    内容提供方:匿名用户 | 2022-12-25 发布 | 940.16KB | 13 页
  • 隋《开皇律》十恶渊源新探
    1金币 隋《开皇律》十恶渊源新探.pdf
    《开皇律》首创的“十恶之条”的罪名,不仅有从《北齐律》重罪十条发展而来的实质(即具体内容)的来源,而且还有素来为人们所忽视的形式(即其名称借用自佛教所谓的“十恶”)的来源。认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十恶的实质。...
    内容提供方:匿名用户 | 2022-12-25 发布 | 307.6KB | 5 页
  • 刑事诉讼的经济分析
    3金币 刑事诉讼的经济分析.pdf
    基于成本收益的理性行为模式,一国的刑事诉讼活动必须以尽可能少的诉讼成本产出尽可能多的诉讼收益。权力与权利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两种基本因素,所谓诉讼经济也因之可分为权力的经济与权利的经济,而这两者的基本着力点、内涵与具体制度设置迥异。从古代到现代,刑事诉讼成本投入呈逐渐上升趋势,并从追求比较单纯的权力的经济演化为对权力的经济和权利的经济并重。从建构权利充分保障与权力有效行使兼具的经济性诉讼制度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刑事诉讼制度亟需进一步改革。...
    内容提供方:匿名用户 | 2022-12-25 发布 | 735.19KB | 11 页
  • 刑法解释限度论
    1金币 刑法解释限度论.pdf
    刑法解释是刑法适用的基本途径。刑法解释应当遵循罪刑法定主义,应被限定为在国民可预测范围内的“文义射程”。刑法解释禁止超越文义,不得入罪重刑,也不得违反总体法秩序。刑法解释之改进需要适时修订刑法,规范立法解释;改进解释体制,清理司法解释;整理典型判例,形成判例指导。...
    内容提供方:匿名用户 | 2022-12-25 发布 | 691.27KB | 8 页
  • 司法职业化与民主化
    3金币 司法职业化与民主化.pdf
    我国从清未即开始构建现代意义上的法院,但至今仍不尽人意。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处理好法官职业化与司法民主化之间的关系。文革以后至今司法建设所走的路线总体来说为司法职业化。由于未配合以司法民主化建设,导致司法职业化尚未成型,司法官僚化严重。克服此弊病的努力方向应当是司法民主化建设。司法建设在强调法官职业化的同时,必须高举司法民主化的旗帜。法官职业化与司法民主化的制度结合点在于陪审制。陪审制不仅仅是一项司法制度,更是一项政治制度。...
    内容提供方:匿名用户 | 2022-12-25 发布 | 1.07MB | 14 页
  • 对物权与对人权的区分及其实质
    3金币 对物权与对人权的区分及其实质.pdf
    对物权和对人权产生于罗马法诉讼格式的影响,出现于一千年后的注释法学派理论中,并由于日尔曼法获得了广泛的实践应用,其含义日益多元,发展至今具备了至少三重含义对物、支配、对世。这三点内在贯通,又分别构成了物权性的决定要件。但由于罗马法诉讼格式已被抛弃,在现代权利话语语境下,三者的联系需要新的逻辑支撑,为此,可通过“当事人的知晓”做出一定的诠释,并以此为据,将意思自治的近代民法推进到意思推定的现代民法。...
    内容提供方:匿名用户 | 2022-12-25 发布 | 1.57MB | 11 页
  • 刑事再审理由探析
    3金币 刑事再审理由探析.pdf
    再审理由的设计是对再审程序进行控制和协调的关键因素。在我国,应当明确区分有利于被告人的再审理由和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理由;对于有利于被告人的再审理由,应从实体上和程序上两方面分别进行规定;对于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只能以程序上的重大瑕疵为由而提起,以限制再审作不利于被告人的变更,体现再审程序的救济性。...
    内容提供方:匿名用户 | 2022-12-25 发布 | 881.16KB | 11 页
  • 斡旋受贿的几个问题
    1金币 斡旋受贿的几个问题.pdf
    斡旋受贿的职务要件具有职务的非制约性、职务行为的依赖性、第三人意志自由的不完全性和权力可交换性的特点,其“利用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是指利用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能对其他国家工作人员施加职务影响的便利条件,其核心是职务影响力。“不正当利益”分实体违法利益和程序违法利益;“谋取不正当利益”应以行为人明知利益的不正当性为条件,以第三人承诺为具备要件的起点。对第三人中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注意以渎职罪追究责任。...
    内容提供方:匿名用户 | 2022-12-25 发布 | 671.49KB | 8 页
  • 主观超过因素新论
    3金币 主观超过因素新论.pdf
    主客观相统一的定罪原则并不否定主观超过因素的存在。无论大陆法系刑法抑或英美法系刑法基本都认可主观超过因素的定罪意义。所谓主观超过因素是指在构成犯罪的各要素中,超出故意内涵之外的主观要素,其中主要包括目的犯中的犯罪目的及倾向犯中的内心倾向。对于表现犯中的内心表现完全应该作为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宜按主观超过因素来对待。在司法实践中,由于主观超过因素存在与否的判断极为艰难,因此必须坚持弱化口供,强化推定及强化证伪的认定原则。...
    内容提供方:匿名用户 | 2022-12-25 发布 | 821.78KB | 18 页
  • 罪刑法定与刑法机能之关系
    3金币 罪刑法定与刑法机能之关系.pdf
    社会保护机能与人权保障机能的统一是刑法的整体价值目标,而不是刑法某一个构成要素的价值目标。认为相对罪刑法定原则具有人权保障和社会保护双重机能的观点,实际上是混淆了刑法的机能与罪刑法定原则的机能,错把刑法的整体机能当成了其构成要素的机能。罪刑法定原则虽然应当服务于刑法的整体价值目标,但是,它却不应该、也不可能直接承载社会保护的价值内容。我国《刑法》第3条从正反两个方面规定罪刑法定原则,将社会保护的内容附加给罪刑法定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这一原则的社会法律意义,不利于现代刑法观念的培植。...
    内容提供方:匿名用户 | 2022-12-25 发布 | 1.31MB | 12 页
  • 中国行政执法困境的个案解读
    3金币 中国行政执法困境的个案解读.pdf
    在中国行政执法过程中,政府面临着普遍的“两难困境”,在立法过程中政府立场与民间态度缺乏有诚意的、有效的和充分的沟通,导致政府立场与民间态度的紧张;在执法过程中政府奉行一种“问题化策略”和“运动式执法”,过分迷信强制和制裁的力量而忽视了执法过程中所有参与者制度性的相互学习,故加剧了规则表达和规则实践之间的背反。走出执法困境要求在规则制定过程中,政府立场与民间态度通过制度化机制进行有效的、富有意义的交涉,在执法过程中应采取务实的态度,注重博弈过程中的学习、反思和策略调整。...
    内容提供方:匿名用户 | 2022-12-25 发布 | 713.43KB | 13 页
  • 寻访法学的问题立场——兼谈“论题学法学”的思考方式
    3金币 寻访法学的问题立场——兼谈“论题学法学”的思考方式.pdf
    法律体系本身不可能如概念法学所想象那样是一个公理体系,法学有自己的“范式”,这些范式是法律共同体经过多年的法律实践积淀而成并通过职业教育传授的基本法律理论、法律信念、法律方法以及规范标准等等。实践性构成了法学的学问性格,法学是论题取向的,而不是公理取向的。如果法学家放弃建立纯而又纯的法律公理体系之梦,而将法律体系看作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那么将论题学的“片段性的省察”与公理学的演绎推理方法结合起来完成法律的体系建构和体系解释,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内容提供方:匿名用户 | 2022-12-25 发布 | 198.72KB | 18 页
  • 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
    3金币 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pdf
    在德国的宪法理论中,基本权利被认为具有“主观权利”与“客观法”的双重性质。除了作为个人权利的性质外,基本权利被认为是德国基本法所确立的“客观价值秩序”,是对国家权力产生直接约束力的法律。这一理论构成了对基本权利的宪法解释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德国建构了一套严密的基本权利保障体系。这一理论对中国宪法的基本权利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内容提供方:匿名用户 | 2022-12-25 发布 | 1.41MB | 16 页
  • «
  • 1
  • 2
  • ...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
  • 141
  • 142
  • »
  • 客服
  • 关注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海量文档随身查
版权处理
版权声明
侵权处理
免责声明
网站诺言
使用帮助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关于
关于网站
联系我们
更多
企业文化
公司优势
对外合作
微信扫码关注
关注微信公众号
聚合智库从2008开站以来,已有超数十万网友上传了数亿文档,聚合智库定位于“知识资源平台、知识服务平台”;本网站为内容提供方提供“创作营收”解决方案:你只需要简单地上传及管理你的内容,而后续的宣传/推广/内容分发/售出下发/发票开具/知识增值创收都由我们完成,让你无后顾之忧,让你安心创作及上传更多优质地内容及提供知识服务!本网站强化社会主体责任,严格对合规/质量/售后把关,以使本平台能健康、生态地发展。若您的权利被侵害,侵权客服QQ:191054120
  • 公安局备案号:51011502000106 | 工信部备案号:鲁ICP备2023001269号-1
  • © 2010-2023 www.jhzhiku.com 聚合智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盛客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QQ:19105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