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解读|赛目科技:上半年亏损约460万元 ICV测试赛道龙头焦虑尽显
- 20
- 2024-12-28 发布
今年以来,智能驾驶公司上市的节奏加快。行业上市东风之下,四次递表的赛目科技也拿到港交所的“通行证”。
招股书显示,公司是中国一家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ICV)仿真技术创新的科技公司,主要从事ICV仿真测试产品的设计及研发并提供相关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3年的收入计,公司是中国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行业的最大市场参与者,市场份额达约5.3%,而按2023年的收入计,公司是中国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市场的最大市场参与者,市场份额约为5.9%。公司也是中国几家能够提供一站式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的市场参与者之一。
作为国内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市场的龙头,赛目科技的业务含金量几何?
上半年亏损,成长隐忧浮现
公开资料显示,ICV指配备新一代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制动器及其他装置,整合先进的通信及网络技术,实现车辆与人、车、路、云(V2X)等不同要素资讯交换及共享;感知复杂环境及智能决策、协同控制及其他功能;“安全、高效、舒适、节能”驾驶;及最终无人驾驶操作的新一代车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ICV可为传统的化石燃料汽车及电动汽车,而赛目科技的ICV测试、验证和评价产品和服务针对两种形式的ICV。
2021年,赛目科技与相关客户联合成功推出中国首个基于云的ICV仿真测试平台,其可实现从安全分析到仿真测试全栈能力的云部署,从而显着提升测试效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这使其成为全球首款获得最高级别功能安全认证的ICV仿真测试、验证和评价工具链。
目前,赛目科技的核心技术包括2018年自主研发并商业化推出ICV仿真测试、验证和评价工具链Sim Pro,以及在2021年自主研发用于ICV的FuSa及SOTIF分析工具Safety Pro。
这家公司绝大部分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完全或者部分基于Sim Pro和Safety Pro,其中Sim Pro专注于L3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测试。
不过,目前国内自动驾驶技术还处在L2量产阶段,市场仍需要培育。L3及以上级别ICV在中国的渗透率仍然较低,且因为有关市场准入的法律及法规尚未颁布,而尚未达到市场投放阶段,且仅能用作试验及示范的特定场景下运行。
招股书披露,L3级ICV预期于2025年下半年在中国销售,2030年销量预计约为710万台,约占2030年中国ICV行业市场规模的18.8%。
赛目科技在风险因素中也提到,ICV行业及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且可能会出现无法预见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就业绩表现来看,随着在自动驾驶行业深耕,赛目科技的营收逐步增长。2021年-2024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赛目科技实现收入分别约1.07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1.45亿元、1.76亿元及0.56亿元;同期年内利润及全面收益总额分别为约3757.1万元、4868.6万元、5343.1万元及-459.9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上半年,赛目科技同样出现亏损情况。对于连续两年上半年出现亏损的情况,赛目科技解释称,主要是由于下半年交付的项目及录入的收入普遍高于上半年,而2023年上半年及2024年上半年产生的收益和收入分别未能弥补该等期间产生的成本开支。
拆解其财报可知,赛目科技的经营成本直接影响了公司的盈利状况。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计算,报告期内,经营成本总额(包括研发开支、销售及营销开支以及一般行政开支)分别占公司各期总收入的约42.5%、43.7%、62.9%和110%。
截至报告期各期末,赛目科技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是8183.7万元、1.51亿元、1.18亿元和3409万元。若亏损持续,公司现金流“告急”或近在咫尺。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大型ICV仿真测试平台及ICV数据平台的客户,通常要求赛目科技签订合约时提供金额为合约金额5%至10%的履约保证金,以作为公司履约的担保。因此,公司还需要提前垫付大量资金,这也对公司的资金情况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客户依赖症突出 ICV测试赛道前景仍有看点
根据了解,尽管作为国内ICV仿真测试龙头,赛目科技却不具备较强话语权。
反映在经营上,赛目科技存在大客户依赖症。
公司主要为国有企业、政府部门及为私营界别的汽车制造商及技术公司提供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大部分收入来自数量有限的客户。
报告期内,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约为4170万元、3550万元、4000万元及1660万元,分别约占公司总收入的39%、24.4%、22.8%和29.8%。该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约为9990万元、9780万元、9800万元和4230万元,分别占该公司总收入的93.4%、67.2%、55.8%和76.1%。
尽管上述客户贡献营收比例有所下降,但依然有超五成营收来自五大客户。
客户依赖对公司的现金流要求很高,因为会有应收账款累积,对资金端产生压力。报告期内,该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净额分别是4942.2万元、1.4亿元、1.66亿元和1.5亿元。持续激增的应收款项,导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锐减。相应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由2021财年约113.2天增至2023财年的317.5天,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增至517.1天,平均账期接近一年半。
不过,长远来看,赛目科技所处赛道仍有增长空间。
首先,自动驾驶渗透率不断提升,仿真测试技术为自动驾驶产品商业化落地筑牢安全底线。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预计自动驾驶仿真测试行业需求也将不断提神。
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预计到2030年中国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行业的市场规模按收益计将增加至约人民币279亿元,自2023年起按约33.6%的快速复合年增长率。未来随着ADAS渗透率的提升和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落地,ICV仿真测试行业市场规模呈加速增长的趋势。值得一提的是,细分领域ICV仿真测试工具及平台的规模占总体市场规模的比例在2023年起占比约为50%以上,预计到2030年将进一步增加至60%。
其次,就竞争格局来看,赛目科技在不断探索大模型技术在ICV仿真测试领域的应用,包括仿真场景构建、传感器建模、数据自动标准等,助力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而且,赛目科技是2022年该市场五大市场参与者中唯一一家中国市场参与者,因此在国内市场竞争力更强。
中国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市场的市场规模于2023年达到约人民币17亿元。按收益计,前五大市场参与者贡献了整个市场的约25.7%。赛目科技于2023年在中国ICV仿真测试软件及平台市场中排名第一,收益约为人民币1.01亿元。
综上,认为,对于自动驾驶企业而言,前期通过深度绑定大客户,固然能够获得快速成长。但随着企业进一步发展,对大客户的依赖,将成为发展的一大掣肘。比如作为行业龙头的赛目科技,话语权并不算强势,发展仍不算健康。因此,如何平衡好高度集中的客户与供应商所带来的供应风险和账期谈判挑战,将是其要度过的一大关卡。而通过资本市场助力,赛目科技能否断提升竞争力,绑定核心优质客户,改善现金流状况,亦需要时间来验证。
相关文档
相关热门
- 艾瑞咨询:2025年中国数字化赋能实体商业实践白皮书
- 东莞证券:新“国九条”点评:驱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市场有望震荡向上修复 2025-04-15
- 艾瑞咨询:2025年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艾瑞咨询:2024年中国人力资源数字化行业研究报告
- 基于文本分析的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的构建与宏观预测
- 东方金诚:2024年3月宏观数据点评:一季度GDP增速超预期,3月宏观数据波动加大
- 中国银河:北交所周报:920号段4月22日上线启用,北交所市场准入包容度将提高 2025-04-21
- 营商环境对创业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来自69个国家的经验证据
- 头豹研究院:花瓣沐浴露:以“花型=功效”为底层逻辑,个性化高端化需求增长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 东吴证券:碳化硅SiC行业深度:打开AR眼镜新应用场景,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片放量在即
- 上海证券:策略(权益&转债)周报:关注“安全”资产和“内循环”经济 2025-04-22
- 公众环保压力与企业创新
- 国金证券:流动性“新知”系列:债市的核心矛盾?
- 东吴证券:货币失序与滞胀困局:黄金的终极信用密码
- 意外之财对新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感知风险的中介作用
- 科技人员流动、源企业联结与逆向知识溢入
- 平安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点评:资负双驱、利润高增,人保25Q1业绩亮眼
- 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科创板IPO上市招股说明书
- 艾瑞咨询:2024-2025年中国共享电单车行业研究报告
- 民生证券:策略专题研究:民生研究:2024年5月金股推荐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