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dia:预计到2028年AMOLED面板将占显示面板市场总收入的43%
- 9
- 2025-01-08 发布
Omdia发文称,得益于显示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显示面板市场正在快速演变,AMOLED面板逐步占据传统TFT LCD的市场份额。Omdia预计,到2028年AMOLED面板将占显示面板市场总收入的43%,而目前占主导地位的TFT LCD则预计将下降至55%。在2022年,AMOLED面板和LCD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4%和65%。
图1:按技术划分的显示面板收入需求预测

由于AMOLED面板具有许多优势,包括卓越的画质、更薄更轻的设计和灵活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电视和可穿戴设备等高端电子产品。OLED面板利用自发光技术,消除了对背光的需求。这使得它们能效更高,并能够显示出消费者非常看重的纯黑色。这些特性正在推动AMOLED技术在高端产品线中的采用。
相反,虽然TFT LCD技术长期以来主导着显示面板市场,但由于技术局限性和日益激烈的竞争,其销售份额正逐步减少。AMOLED面板的单价下降,即便在中端和低端市场,也进一步削弱了TFT LCD的地位。然而,TFT LCD技术预计仍将保持显著的市场份额,因为它在生产成本较低和大尺寸显示面板方面具有竞争力。
在与OLED电视竞争的LCD电视领域,厂商们正专注于提供80英寸或更大的超大尺寸电视。这一策略正在影响OLED电视的市场地位,促使 Omdia下调了对OLED电视市场需求的预测。
这些显示面板行业的变化正在显著影响技术开发和投资战略。全球行业头部企业如三星显示和LG显示正通过大力投资AMOLED技术的研发来巩固其市场主导地位。同时,中国厂商也在快速扩大其OLED生产能力,最近在第8.6代OLED工厂的投资方面已超越韩国公司,以生产用于IT应用的OLED面板。这一竞争格局预计将加速技术进步,并继续推动市场增长。
此外,诸如Micro LED、LEDoS和OLEDoS等下一代显示面板技术正在出现并开始进入市场。这些创新可能会与AMOLED和TFT LCD技术竞争,并可能占据部分市场份额。
Micro LED具有出色的亮度和能效,非常适合大尺寸显示面板和高分辨率电视。相比之下,LEDoS和OLEDoS在小尺寸和超高分辨率显示面板方面表现出色,使其适用于下一代应用,如智能手表以及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设备。Omdia预计,到2031年,Micro LED、LEDoS和OLEDoS将占显示面板市场总量的约5%。这些技术将在高端应用中部分取代AMOLED和TFT LCD技术。
预计到2028年,AMOLED将成为显示面板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这预示着整个行业的重大变革。AMOLED技术的快速增长可能得益于对高端产品需求的增加和持续的技术创新。与此同时,TFT LCD将继续满足中端和低端市场的需求,并受到稳定需求的支持。
随着显示面板行业竞争的加剧,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将是未来市场竞争的关键。此外,Micro LED、LEDoS和OLEDoS等下一代技术的引入,预计将带来市场的一个新阶段,并推动整个行业的进一步变革。
相关文档
相关热门
- 中原证券:市场分析:汽车电力行业领涨 A股震荡整理 2025-04-08
- 上海证券:策略(权益&转债)周报:关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加速落地 2025-04-08
- 国信期货:宏观周报:人行新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美联储降息预期再起波澜
- 中银证券:宏观和大类资产配置周报:关注消费和房地产向好的信号
- 开源证券:宏观周报:央行指出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
- 艾瑞咨询:2025年中国数字化赋能实体商业实践白皮书
- 东莞证券:新“国九条”点评:驱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市场有望震荡向上修复 2025-04-15
- 艾瑞咨询:2025年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艾瑞咨询:2024年中国人力资源数字化行业研究报告
- 东方金诚:2024年3月宏观数据点评:一季度GDP增速超预期,3月宏观数据波动加大
- 中国银河:北交所周报:920号段4月22日上线启用,北交所市场准入包容度将提高 2025-04-21
- 营商环境对创业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来自69个国家的经验证据
- 艾瑞咨询:2024年中国外贸B2B SaaS行业研究报告
- 东吴证券:碳化硅SiC行业深度:打开AR眼镜新应用场景,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片放量在即
- 头豹研究院:花瓣沐浴露:以“花型=功效”为底层逻辑,个性化高端化需求增长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 基于文本分析的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的构建与宏观预测
- 上海证券:策略(权益&转债)周报:关注“安全”资产和“内循环”经济 2025-04-22
- 国金证券:流动性“新知”系列:债市的核心矛盾?
- 山西证券:太阳能行业周报:2月光伏利用率为93.4%,产业链价格维持结构性上涨
- 公众环保压力与企业创新